详细介绍: 刘琦庙现有大殿五间,廊房六间,香房八间。寺庙整个建筑呈现出汉藏建筑艺术的精华,雕梁画栋、斗拱飞檐、精巧玲珑。大殿正中供奉着刘琦药泥神像,慈容带笑,鹤发童颜,风度飘逸,这座刘琦药泥神像由塔尔寺活佛亲手塑成。 阿米刘琦庙修建于1856年,由六世班禅指示四世赛多活佛与鲁沙尔民众共同修建,后毁于1958年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又得到十世班禅大师的关爱资助,进行重建,后又经过多次扩建。自建寺以来,香客云集,香火旺盛,人们将阿米刘琦作为财神、地方护法神和当地山神供奉。 据《河州府志》记载:刘琦系甘肃河州人,为明朝永乐九年进士。永乐十七年,刘琦奉命进藏,任明王朝与西藏政府间互通友好往来的交际官员,代有扶蕃政治任务。他进藏后,皈依佛法,信奉佛教,在学习藏文、研究佛经的同时,大力介绍推行内地工农牧业先进生产,改进生产工具,促进生产发展,增加民众收入,获得西藏民众好评,被西藏政府聘任为“财贸官”。 刘琦仙逝后,西藏藏王为追念他的功绩,特封为“业斗侯”(地方护法神),绘制画像,在各寺院供奉膜拜,护佑地方安宁,西藏牧民号称刘琦为“阿米刘琦藕藕目拉(财神爷)”,与太上鲁班老祖同时敬奉、膜拜、相沿成习。 塔尔寺三世赛多活佛从西藏请来刘琦地方护法神真容绘像,供奉在祈寿殿中。清乾隆四十四年,六世班禅做一梦,根据梦状,指示四世赛多活佛,把“业斗侯” 刘琦安置在能看见塔尔寺的地方做为“护法山神”。 刘琦山神不但保佑地方安宁,而且能给人们赐福,赐财。在他手里的形象塑造神物,据佛经记载常吐宝赐财的神物。这种教奉信仰的影响流传至今,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,祈福求财。 |